《新课程研究》
1 现代交通运输工程的特点及管理思路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五百万公里以上,为货物运转提供了便捷。而在交通运输工程中,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信息化程度不高,使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道路运输的动态数据,对于路况、车流量的情况不了解,处置交通事故的效率不高,后期养护及运营滞后、管理体系松散、道路信息数据分散、资源整合率低、新技术转化成果较慢等问题,成为困扰着行业发展的难点。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入车辆跟踪定位系统、电子地图、可视化平台、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等信息技术应用来强化对道路状况、车辆行驶情况的动态追踪,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为失误,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从发展视角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会集中于对管理平台的统一整合,并结合现有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交通以及物流信息的管理,在平台上集成交通指挥、拥堵预警、车辆调度的安排,并保障商品交易、仓储配货、运输、送达等多个环节的可视化,进一步保障交通工程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序性,促使多个产业最终实现有效连接,并依次来催生出新型的产业链。
2 在交通运输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意义
2.1 推动了管理理念的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的中的运用,不仅实现了技术层面的更新,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管理理念的转变。交通运输网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加速了商品、服务以及信息交流等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流通,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交通运输管理高效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需要引入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从这个角度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是根本性的变革,管理理念的转变为交通运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促进了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了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以及组织结构。现代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基础,搭建了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享受各种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发布各项信息并接收信息反馈,管理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以智能化管理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幅提升了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有效满足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
2.3 改善了当前道路交通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这对道路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交通运输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道路信息、交通状况以及出行需求等要素的结合,实现智能化调控,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3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运用的基本思路
3.1 应用在车辆管理中
车辆的收费、导航和调度等是车辆管理的主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车辆收费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收费系统,对车辆进行识别、对费用进行计算、自动给出收费额度,省去了人工、里程卡等传统收费管理环节,不仅使收费过程更加简便,实现了收费管理的高效率和智能化,同时还可以将车辆的通行时间大幅度缩短,为交通顺利通畅提供了保障。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车辆导航中,可以为行车路线进行科学规划,提高公路和城市街道的通行效率,同时还可以监测车辆间的距离,为司机提醒实时速度和规定速度,为行车安全提供保证。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车辆调度中,可以为车辆调度和运输指挥部门收集和提供运输信息,为车辆管理和调度提供数据支持,使车辆调度工作更加科学和合理。
3.2 信息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还原中的应用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加大,交通运输中事故的发生率也在提高。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以迅速恢复交通,减少交通阻塞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在传统的事故管理中,交警在接到报警后出现场,对事故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人为推断进行责任认定。在传统的交通事故中,主要是有交警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人为地根据勘察的结果进行合理推断,分析出事故的责任认定,这种交通事故处理方式有人为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责任认定的准确程度。然而,在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取事故发生时的图像、视频信息,还原事故现场,交警就可以更为客观、准确的处理交通事故,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上一篇: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知科学基础”课程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