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对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已经显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教学手段日益多样[1]。多种教学手段应运而生,PBL、CBL、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和雨课堂等受到了广大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同时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缺点也逐一显现。目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各个专业的教学方法。通过本研究的探索,把PBL 与翻转课堂相结合,重在启发、促进自学,逐步培养其主动分工协作、全面考虑、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经验。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9 月—2019 年6 月选取本校2017 级麻醉专业两个教学班级两组学生,2018 年—2019 年第一学期进行传染病学习的课程,分别组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 人。试验组:男8 人,女7 人,年龄(21.)岁,上学期文化课平均成绩(64.)分,对照组:男6 人,女9 人,年龄(21.)岁,上学期文化课平均成绩(64.)分。试验组采用PBL 教学,对学生在示教部分的内容进行翻转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资料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选取两组学生,将学生分为2 个小组,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照教师讲授的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PBL 结合翻转式课堂教学。试验组教学围绕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在授课前通过互联网把本课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学生并附带准备好的两份典型病例,每组选择好要发言的同学3 ~4 名,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检查各组准备情况,鼓励大家自行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完成问题检索。示教课上授课教师结合病例提出问题,提前选择好的同学进行发言,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时地引导,提出存在的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结合教师的问题再次发言,教师最终做出形成性评价。具体教学过程见表1。
PBL 教学的前提首先是提出问题。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把学生从回答问题引入到预想的场景中,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形成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以黄疸待查部分的示教内容为例,黄疸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从胆红素产生、转运、排泄等途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发生胆红素的升高,所以可以提前设计几个问题:(1)胆红素是怎么产生的?(2)有哪些因素会引起胆红素的升高?(3)肝细胞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和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有何不同?(4)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有哪些?(5)什么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6)此患者考虑是什么类型的黄疸,如何进一步检查并作出诊断?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等一步步对黄疸的成因和诊断等有了全面具体的了解。
1.3 评价方法
(1)以传统教学方法组和PBL 结合翻转式课堂教学组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最终以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等三项相加得出最终的成绩。平时成绩以授课教师按照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反应性)进行评价:理论考试成绩以传染病学的期末考试为准,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病例分析为教学组按照教学大纲内容所出的两份病例分析题。最终成绩为三项按照比例相加,各占比例为30%:40%:30%。(2)问卷调查:针对PBL 教学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在实验班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上学期文化课的成绩分别为试验组 (67.)分,对照组(6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次考核成绩试验组平均分为(76.27 ± 5.89),对照组平均分为(7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如表2 所示。
2.2 问卷调查情况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共30 位同学中有26 位同学(86.67%)认为PBL 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有28 位同学(93.33%)对PBL 教学模式持欢迎态度,说明教学方法的改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受欢迎的。
上一篇:国际学院外科实习教学研究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