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
摘 要: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不仅形成了作为高新技术的核心成分和工具库的数学技术,也深刻地改变了数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设了新的教学学习环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作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作出的实验和尝试以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反思,力求对一线数学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研究;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以数字化、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以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也深刻地冲击和改变了整个数学世界。信息技术使当今数学变得更加现实,使数学模型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家把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对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进行模拟。一道很难的计算题、一个很难想象的函数图象、一道复杂的方程,甚至是一个我们很难作出的几何图形等,只要给出起算法,就能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完美的解决。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了,数学方法容易实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二、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及互相沟通的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学理论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直观性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技术是创设学习情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声情并茂,协调学生多种感官的接受能力,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有三种形态: 1.多媒体信息组合演示为主,即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演示型教学模式。它是教师目前运用最早、最为得心应手的主流形态。 2.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即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能提供表现丰富、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及内在联系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典型形态。 3.基于互联网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即围绕某项专题,利用网络搜寻与专题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完成研究探索的任务。它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开放形态,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 1.变抽象为形象直观 在讲平行直线系y=x+b或中心直线系y=kx+2时,如图6所示,分别拖动图(1)中的点A和图(2)中的点B时,可以相应的看到一组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和过定点(0,2)的一组直线(不包括y轴)。再比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可以由“到两定点F 1 、F 2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入手--如图7,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在线段AB上取一点E,分别以F 1 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和以F 2 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圆,则两圆的交点轨迹即满足要求。先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演示图7(1),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椭圆”。这时老师用鼠标拖动点B(即改变线段AB的长),使得|AB|=|F 1 F 2|,如图7(2),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 1 F 2 ,学生开始谨慎起来并认真思索,不难得出图7(3)(|AB|<|f>时)的情形。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其思维的严密性。 上一篇:【教学研究】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