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

课程教学改革路在脚下 

来源:新课程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0

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通识必修学科基础课程,其承载的物理思想与方法是构成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的物理基本知识是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所必备的基础。

长江师范学院历时6年时间,针对26个理工科专业(方向)、近万名学生,经历两个阶段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与实践:2010-2012(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项目“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物理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10月结题,优秀课题)、2013-2016(重庆市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专业需求的层次化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与实践”,2017年1月结题),构建了“层次化的‘素质+专业需求’”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模块体系、“四课型”课程教学模式、“五性两化”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了“四个教学理念”的蜕变。

寻找“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回到教育的本源,并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自然回归到“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因材施教”等教育学原理,以“转变教学理念、发展学生能力”为根本。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教师是主导,理念是关键。该校通过学习、研讨、教学观摩和培训等多种方式,转变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理念,解决了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认识问题、思想问题和路径问题,实现了“4个”转变:课程目标从注重“单一知识传授”向“以知识为载体,注重思想、方法传授”的转变;从注重“单一知识目标”向“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目标”的转变;课程内容体系从注重“知识体系完备性”向注重“专业需求”的转变;课程教学方法从注重“传授性教学”向注重“探究性、研究性教学”的转变;课程考核方式从注重“终结性考核”向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转变。

重构“层次化的‘素质+专业需求’”课程内容体系

落实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理念,实现其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是核心。该校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5性要求”:思想方法性、专业基础性、专业需求性、应用能力性、趣味性。设置了“层次化的‘素质+专业需求’”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模块体系,素质必修模块(大学物理1)以经典物理学建立的历史脉络,重思想、重思维、重方法,传授物理学理论建立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人文精神;专业需求选修模块(大学物理2)根据各专业对物理学知识的需求,设置理科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土木类、化工生工类、特殊类等6个模块,注重“知识的延伸、能力的培养、应用的实践”。

探索“五性两化”课程教学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坚持“动态性、过程性、开放性、主动性、综合性”的考核理念,实行“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内容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全面评价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获取、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的考核办法。

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实现了课程考核方式的五大转变:①由“一锤定音”的静态考核向“多次考评,综合评定或择优评定”的动态考核转变;②由“单一”知识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的综合考核转变;③由只注重结果考核向既注重结果,更关注过程的考核转变;④由“封闭式”考核向“开放式”考评的考核转变;⑤由“被动”考核向“主动”考评的考核转变。实现了课程考核的四大目标:①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综合考评;②突出了课程考核的过程性、动态性;③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课程考核目的;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搭建“O2O”立体化的课程网站

大学物理课程网站是教学时空的延伸,是师生互动、考核的平台。大学物理课程网站顺应了“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要求,通过提档升级,形成了立体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活动和线上线下学习的信息空间。网站内容极为丰富,且具有良好互动、辅助教学等功能。课程网站包括课程学习--教学资料发布;课程作业--布置课外作业;课程答疑--解答学生疑问;课程考试--进行阶段性考试和测验;个人空间--学生个人资料集成空间;教师空间--教师管理端口;课程申报--课程教改项目入口;参考资料--资料下载等内容。

该校长期坚持“边教学、边研究、边改革、边应用”,形成了“1套标准和2套教材”。《大学物理》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素质+专业需求”课程模块化内容体系、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大学物理基础学》(上、下和指导书)和《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分别由电子工业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注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上一篇:高校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