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后,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常操碎了心还不够用,怎么教都没用,像鬼打墙、唱片跳针,常见的是:“孩子明明不笨,花很多时间背,但怎么都背不起来,真的会气死!”、“读书像条虫,坐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不能专心,但怎么讲都没用!”、“同一道数学题,讲解几次,就是不会写!”
影响孩子学习及成绩的因素很多,如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引导、信心,当中更不乏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读书而做了很多无用功。换个角度想,不知道怎么读书这很合理,就像大人换工作,也不可能第一天上班就上手,也需要前辈同事指点,而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更是需要老师、家长适时适性从旁协助呀!
每个人不只星座、血型、个性不同,也会有不同学习风格,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s)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会有偏好的认识、消化、理解新事物的方式。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得到成功的学习经验,进而强化学习信心,形成一个正循环。
学习风格存在不同分类,在这里举出较广为使用的“VAK(视觉、听觉、动觉)模式”。视觉型的孩子通过看会学得较好,如别人的示范、图表、影片等,借着观察吸收新知。听觉型的孩子依靠耳朵听及口说,直接通过听讲或小组讨论,听别人讲解及自己开口说,学新事物时最快的方式是听别人口头教导。动觉型的孩子倾向亲自动手接触、亲身感受体验或操作实体教具。
日常观察,发现孩子的学习风格
根据国外研究指出,中小学生29?视觉型学习者,34?听觉型,37?动觉型学习者,你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呢?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日常喜好及行为表现,了解他们是哪一种学习风格。
视觉型的孩子喜欢画图,对色彩、形状敏感,有不错的观察力;喜欢玩拼图、黏土、堆乐高积木等静态活动;若遇到问题,会通过观察解决问题,比如迷路时,喜欢看地图,找到方向及路径。
听觉型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及讲故事给别人听;读书或写作业时喜欢发出声音、念出题目,也容易受到周围噪音影响而分心;平时喜欢音乐、节奏感的东西;遇到问题倾向直接开口问,若迷路,更倾向问路不是看地图。
动觉型的孩子喜欢动手做,热衷拆卸或组装玩具、零件,较难静静地坐着一段时间不动;会记得做过什么而不是看过或听过什么;对别人的肢体动作、行为敏感;在做中学习,玩具坏了,喜欢自己动手修理。
伴读教养策略不可不知
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后,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应的伴读、教养策略,怎么做才算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以下提供几项建议,供家长参考。
1、视觉型的孩子,有图有效果
学习时多使用图片、地图、图表等,用图解帮助孩子学习、化解难点。引导孩子将学习内容图像化,或转化为对照图表、流程图等,这对视觉型的孩子比直接阅读一段密密麻麻的纯文字效果更好。
鼓励孩子自己做学习笔记,笔记可以有文字、图表、图画。
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或笔记标示不同重点,如红色是最重点、黄色是次重点、绿色是自己不熟悉的(颜色分类规则可视科目及孩子学习习惯而定)。
背英文单字可运用单字卡,单字卡有单字及对应图片,文图结合一起学习,可提高记忆效果。
2、听觉型的孩子,说出来是王道
鼓励孩子大声将课程内容朗读出来,反复念出内容重点;也可通过自我录音,反复播放聆听,加强记忆。
使用讨论式学习,与孩子进行问答讨论或让孩子自问自答,让孩子说出学习的内容或问题;当孩子遇到难题时,跟他们进行问答讨论,启动孩子的动脑模式。
当孩子写作业或念书时,保持周遭环境安静,不然孩子很容易分心。
背英文单字融入节奏或借助歌曲。
3、动觉型的孩子,越动越专注
运用小剧场式学习,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揣摩学习内容,以消化学习重点,演出来的内容就是孩子理解的成果。
借助不同学习辅具、教具、玩具等实际物品,让孩子动手接触、操作。
若孩子在家学习坐不住,容许他们走来走去;阅读时可一边用手指出正在看的内容,通过比手画脚加强记忆,越动越专注。